中國鋼鐵業為民族復興干在實處、走在前列,經過整整一代人的艱苦努力,早已達到全球第一,支撐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。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大口徑無縫鋼管業直面國內產能過剩、低小散無序競爭等發展困境,市場化法制化聯合重組,提升產業集中度,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發展,并堅定信念,努力走出去。
隨著歐盟CBAM碳邊境調節機制生效,中國鋼鐵業走出去面臨外部市場挑戰。CBAM將從2023年10月啟動數據申報,2026年實施,2034年全面運行。與CBAM同期通過的EU ETS改革方案,將逐步削減免費配額,所覆蓋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到2030年相比2005年應減少62%。CBAM首批納入行業包括電力、鋼鐵、水泥、化肥、鋁和氫。在過渡期,僅需履行報告義務,每年提交進口產品碳排放數據,不需要購買EU ETS履行清繳義務;水泥、電力、化肥三個行業的碳排放計量核算包括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;鋼鐵、鋁和氫三個行業的碳排放目前暫定只計量核算直接排放。中國出口歐洲的一般商品包括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組件等,初期階段不在CBAM直接申報管制范圍內。
為應對歐盟CBAM對中國相關行業產品可能的貿易沖擊,深圳碳中和近年成功開發出“碳中和”牌工業生物燃氣-生物炭、“碳中和鋼”、“碳中和氧化鋁”、“碳中和納米碳酸鈣(化工新材料)”、“碳中和生物炭肥”和基于生物質氣化-炭化負碳排放技術的多種產品,并申請碳中和系列工業品專利,覆蓋受CBAM影響的主要行業和產品領域,以中國產業的實質性技術進步,積極主動應對歐盟CBAM外部市場挑戰。例如,“碳中和鋼carbonneutral?”采用“碳中和”牌生物燃氣-生物炭生態系統工程技術,借助綠電、運用全廢鋼電爐短流程產出全球首創國際生命周期標準碳中和鋼,碳排放強度低于歐盟水平,負責任地參與國際市場公平競爭。
|